陈郭益言

中国台湾亚洲大学数位媒体设计学系 / 博士 中国台湾亚洲大学 / 讲师

合作范围:全部腾讯业务

  • 个人介绍
  • 个人作品

中国台湾亚洲大学数位媒体设计学系 / 博士

中国台湾亚洲大学 / 讲师

中国台湾静宜大学 / 讲师

中国台湾岭东科技大学 / 讲师

飞行模式工作室 / 设计师

中华美术设计协会 / 会员

中华工业设计协会 / 会员

 

获奖经历:

在个人职业生涯中,累积获得了近300个奖项,主要包括德国红点奖、iF设计奖、美国海报恒星全场恒星奖、全球UDA海报金奖、Graphis年度海报金奖、土耳其伊兹米尔性别海报铜奖、中国人海报设计银奖、乌克兰4th Block三年展海报首奖、波兰Plaster艺术中心主任奖,海峡两岸汉字文化创意大赛铜奖等。此外,许多作品还入选了各大知名海报双年展大赛。同时也在全球超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,展现了文化交流的深远影响。

 

为何会对海报如此热衷?

我是在2021年6月开始投入海报创作。之所以如此热衷,是因为疫情刚开始的时候,感到有些无所事事,于是决定参加比赛试试看。毕竟已经念到了博士,却没有实质的个人经历,这让我感到有些遗憾。没想到第一次参加韩国B.I海报艺术双年展就入围,那时候的心情无比满足。从此,我便开始疯狂地投入各类海报比赛,想要藉此证明自己的实力。

海报能够陆续获奖有什么诀窍吗?

在我念硕士的时候,我还记得参加了一些海报创作比赛,但很不幸的是都落选了。经过五、六年后,我唸到了博士,才重新开始投入创作。因为当书唸到了一定程度,多多少少就会有些开窍,懂得如何善用科研的方法进行创作。而在唸博士的过程中,我学到了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获奖海报的各种现象。因此,我开始收集了上万张获奖海报,找到了关于海报创意的理论模式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透过实作的方法来验证自己的论点,最终找到了持续获奖的诀窍。

从海报研究的过程中有发现到什么吗?

我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。首先,海报设计本身涵盖了广泛的领域,各式各样的设计手法层出不穷。每个设计师都会绞尽脑汁,透过海报表达自己的创意,这种创作过程令人感到兴奋。在我刚开始创作时,由于获得了一些奖项,我自以为已经很懂海报设计。然而,当我参加了几次国际性的海报大赛并接连落选后,才意识到我的创作方式存在问题。我过度依赖对上一届获奖海报的研究,试图从中延伸不同的概念,这种做法反而限制了我的创作思路。后来由于有了论文研究的契机,我重新认识到海报设计应该因人而异,不是所有风格或创意都需要迎合比赛。这样的心态只会让自己在创作过程中感到不愉快。海报设计应该更注重个人独特的表达,而不是一味追求奖项的认可,应该反其道而行,坚持自己想要的创作形式,不应该为了获奖改变自己。这种认知让我在创作上更加自由,也能享受其中的乐趣。

你一直参赛获奖的意义?

其实对于参赛获奖的意义,并不在于获得奖项本身是否重要,或者是得到了哪些奖项对我来说有意义。对我而言,这些都不是重点。我只是觉得人的一生很短暂,每个年龄层都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。比如十几岁时,我疯狂地追动漫和画画;二十多岁时,我热衷于玩游戏、闯关达成成就;到了三十多岁,我不断出国旅行、环游世界。这些过程都反映了我在不同阶段的思维。参加比赛并获奖,正是我现在这个阶段想要做的事情,它也是我人生中值得记录的一部分。每一次的获奖,我都会感到非常开心。即使获奖后的影响并不大,但这种过程和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。我会继续创作,直到有一天我找到新的热情和追求。这就是我对参赛获奖的意义,就像玩游戏闯关一样。

有哪些海报设计师对你有启发?

对于启发我的海报设计师,真是数不胜数。这三年来,我参与了几百场海报大赛,有比赛我就参加,甚至是邀请展。这些经历让我有幸进一步认识到一些设计师。其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有:徐伟老师、徐凯老师、沙锋老师、黄凯老师、彭佐标老师和刚强老师。他们都是我人生中的贵人。尽管我身在台湾,但能与对岸的设计师通过海报创作促进交流,是我觉得最珍贵的经历。我在这些老师身上也看见他们对海报设计的热情,这种创作热诚大大启发了我的世界观,也督促着我要跟上他们的脚步。

***本艺术家由“字魔营”推荐
经典作品展示